1.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成功进行首次人体植入试验
马斯克创办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宣布,1月29日成功完成首例人脑植入手术,患者目前恢复良好。马斯克在X平台发文称,初步结果显示,神经元尖峰检测很有希望。
神经元尖峰信号代表神经元的活动,利用电化学信号传递指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批准Neuralink进行人体植入试验,2023年9月该公司招募瘫痪病人参与试验。Neuralink公司此前表示,这项研究利用机器人进行手术,将一个脑机接口植入物(BCI)植入大脑负责控制移动的脑区。最初的想法是,使人能够通过意识控制计算机光标或者键盘,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2. 英特尔与日本NTT合作:开发硅光子技术,获450亿日元补助
日本公司NTT和英特尔宣布,将联合开发采用“光电融合”(硅光子)技术的下一代半导体,他们将与半导体制造商合作,共同研究大规模量产光电融合半导体设备的技术。韩国SK海力士也将参与此次合作,日本政府将为该项目提供总额约45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
硅光子技术使用激光替代依附铜线的电信号,用于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通信,可以显著减少能耗。当前芯片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大规模集群运算需要巨量的数据吞吐量,因此世界各大厂商均在研发硅光子技术,以突破当前半导体发展瓶颈,同时有助于减少能耗。然而,计算载体从电变为光,还要替代现有电子器件实现系统级应用,面临诸多难题。
3. 消息称三星 SDI 计划使用中国设备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据报道,三星 SDI 正考虑在其磷酸铁锂(LFP)电池生产线中使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消息人士透露,三星 SDI 近期在其位于韩国天安市的工厂举办了一场闭门会议,向潜在供应商解释了其 LFP 电池生产项目的计划。会议邀请了来自 Lead Intelligenc 和浙江杭可的代表,来自韩国供应商 Kapjin 和 Wonik PNE 的人也出席了会议,他们是三星 SDI 的长期供应商。此次会议主要面向后端设备制造商。三星 SDI 预计将在今年内下单采购设备,并于明年开始安装,LFP 电池生产线很可能会建在蔚山工厂。
4. “国内领先”纳米固态钠电池在重庆中试下线:成本不到锂电一半,能量密度相当
据重庆市潼南区融媒体中心官方消息,1 月 28 日,在重庆潼南高新区的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纳米级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上,第一块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钠离子电池中试产品下线。
据介绍,该款电池基于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正、负极材料,结合负极表面纳米改性、低温电解液配方和电解液原位固化等先进技术,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160-180 Wh/kg,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号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董事长王翔宇表示,将加大钠离子电池研发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成熟度和产品性能,让产品尽快从中试走向量产,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推动新能源产业降本增效。
5. 16.98~19.98 万元,2024 款一汽丰田 bZ3 车型上市:CLTC 纯电续航 517~616km
一汽丰田 2024 款 bZ3 现已上市,3 款车型分别为 16.98 万元、18.98 万元、19.98 万元保持不变。作为一次常规的年度改款车型,新款 bZ3 主要是针对内饰进行了调整。
据介绍,丰田 bZ3 由一汽丰田独家制造,三电技术由丰田和比亚迪合作研发(电池来自弗迪电池、驱动电机来自弗迪动力)。尺寸方面,这款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725*1835*1475mm,轴距 2880mm,配备 18 英寸的轮毂,风阻系数仅为 0.218,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 E 型多连杆结构,属于同级主流水平,采用后置驱动方式,电耗 11kWh / 100km。
6. 美实验室锂空气电池研发取得进展,预计 2030 年后投入使用
据报道,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等机构通过提升锂空气电池容量大大提高了其耐用性,并已实现 1000 次充放电,达到实用标准。据悉,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制造了锂空气电池原型,也被称为“梦想电池”。其理论容量约为每公斤 3000 瓦时,是上限仅为 300 瓦时的锂电池的 10 倍。
该成果除了延长电动汽车(EV)续航里程外,还有助于飞机、卡车实现电动化,预计将于 2030 年后投入使用。锂空气电池预计容量将是锂离子电池的 4 倍以上,该水平将使 EV 充电一次的续航里程超过 1000 英里(约合 1609 公里),是当前标准 EV 的 4 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