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技术,让HDD容量翻倍
从日媒报道的消息来看,此次索尼所掌握的新技术,将帮助HDD容量实现大幅增长,3.5英寸的HDD最高容量可达30TB,达到此前的2倍。索尼方面希望此技术能够帮助解决当前生成式AI快速发展下,信息暴增之后数据中心存储上的短缺问题。
为此,索尼将联手美国硬盘驱动器制造商希捷科技进行大规模HDD生产,希捷有望今年春季开启生产活动,索尼则提供作为核心部件的半导体激光器。并计划投资50亿日元,在日本宫城县与泰国工厂新建生产线。
从技术上看,索尼开发出了将照射精度提高到纳米级的半导体激光器,将半导体激光器安装在磁盘的磁头上,可以写入比以往更多的信息。
通常而言,限制HDD存储容量的提升面临的主要瓶颈在于如何在保持数据稳定可靠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磁记录密度并克服由此带来的技术难题。主要可以细分为磁记录密度、磁盘的物理尺寸、磁头技术、磁记录技术与信号处理与纠错能力。
比如磁记录技术是HDD的核心,磁盘表面的磁道和扇区越密集,单位面积内的存储容量就越大。然而,随着磁记录密度的增加,相邻磁域之间的干扰问题(称为超顺磁效应和邻近轨道干扰)会更加严重,导致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下降。
而硬盘盘片的直径和厚度存在物理极限,这直接影响到可以容纳多少层磁记录介质以及磁头可以读写的精度。目前厂商已通过使用多碟封装技术来提升单个硬盘的总容量,但这也带来了能耗、散热及机械复杂性等问题。
这次索尼解决的主要是磁头技术上的问题,更小的读写头意味着可以实现更窄的磁轨间距,进而提高磁记录密度。然而,磁头进一步小型化的同时,其制造难度和成本也在增加,并且需要更精密的定位系统来支持。如果索尼的磁头能够在纳米级,那么提高磁记录密度是自然而然的。
而希捷此前发布的Mozaic 3+平台,采用HAMR(热辅助磁记录)等技术达成了机械硬盘单碟片面密度3TB +的新纪录,这是在磁记录技术上进行的改进。
数据生成量暴涨,HDD需求持续上升
据数据调研机构Statista预测,全球的数据生成量在2025年将达到181ZB,比2022年增长90%以上。这其中主要的助力来自于生成式AI的普及所带来的数据处理量的爆炸性增加,并且为了保存AI学习的大量数据,还需要扩大云平台和数据中心的容量。
因此在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15%。不过面对数据的暴增,存储器的增速就显得有些缓慢了。
面对未来存储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在过去处于颓势的HDD或许能够释放出更多优势。相比SSD,HDD的读写速度较慢,并且旋转盘片和移动磁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和振动的影响,可能导致硬件损坏和数据丢失,同时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噪音,并且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热较多。由于寻道时间和转速限制,系统启动和文件打开速度相对较慢等。
但这些问题在数据中心中几乎都不构成影响,并且HDD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以及更大的容量,甚至由于HDD的数据是以螺旋状从外圈向内圈散开的,因此数据恢复相对容易。这些优势让HDD在大型企业、数据中心等对容量和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领域仍然是绝对的主力,并且随着AI的发展,这一趋势短时间内基本无法改变。